首页高中数学高中数学必修二祖暅原理(高中数学必修二祖暅原理原图)

高中数学必修二祖暅原理(高中数学必修二祖暅原理原图)

bsmseobsmseo时间2023-10-12 03:06:36分类高中数学浏览84
导读: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高中数学必修二祖暅原理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高中数学必修二祖暅原理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祖暅原理的理解?祖暅定理的探究过程?我国齐梁时代的数学家祖暅(公元5-6世纪)提出了一条原理:“幂势既同,则积不容异.”这句话的意思是?祖暅原理经典题目解析?祖暅原理的理解?亦名……...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高中数学必修二祖暅原理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高中数学必修二祖暅原理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祖暅原理的理解?
  2. 祖暅定理的探究过程?
  3. 我国齐梁时代的数学家祖暅(公元5-6世纪)提出了一条原理:“幂势既同,则积不容异.”这句话的意思是?
  4. 祖暅原理经典题目解析?

祖暅原理的理解?

亦名祖氏原理,一个涉及几何求积的著名命题。公元656年,唐代李淳风注《九章》时提到祖暅的开立圆术。祖暅在求球体积时,使用一个原理:“幂势既同,则积不容异”。“幂”是截面积,“势”是立体的高。意思是两个同高的立体,如在等高处的截面积恒相等,则体积相等。更详细点说就是,界于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,被任一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平面所截,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恒相等,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。上述原理在中国被称为祖暅原理。

高中数学必修二祖暅原理(高中数学必修二祖暅原理原图)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祖暅定理的探究过程?

“祖暅原理”在历史上也称“祖氏原理”,“幂势既同,则积不容异”(原文),“势”即是高,“幂”是面积.按照现代的理解就是:“夹在两个平行平面(等高)的立体,如果被平行于这两个平行平面的平面所截,截得的平面图形面积总相等,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.”

等积原理的发现起源于刘徽发现《九章算术》中球的体积公式是错误的,刘徽通过构造“牟合方盖”证明了他的结论.两个世纪后,我国南北朝杰出的数学家祖冲子之子祖暅,沿用了刘徽的思想,把目标转化为求一个立方体与其内切牟合方盖的差的部分,再把“差”自然的分成相等的八个部分,每个部分成为“小方盖差”,把问题转化为立方体的八分之一与其“小方盖差”的关系,最终求得球体积的正确公式.

高中数学必修二祖暅原理(高中数学必修二祖暅原理原图)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我国齐梁时代的数学家祖暅(公元5-6世纪)提出了一条原理:“幂势既同,则积不容异.”这句话的意思是?

试题分析:根据题意,由于满足 , , , 的点 0 构成的平面图形,绕 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旋转体为 2 ,可知围成的面积为圆内的两个对称的部分,可知得到两个这样的面积的曲边梯形,且面积为 ,绕着y轴旋转得到的是两个圆锥的体积,那可知得到体积为 ,那么根据祖暅原理可知,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两个几何体,被平行于这两个平行平面的任何平面所截,如果截得的两个截面的面积总是相等 ,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,即可知由曲线 和直线 , 所围成的平面图形,绕 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旋转体为 为 ,故答案为 。

点评:主要是考查了类比推理的运用,属于中档题。

祖暅原理经典题目解析?

祖暅原理也就是“等积原理”,它是由我国南北朝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的儿子祖暅首先提出来的,祖暅原理的内容是: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两个几何体,被平行于这两个平行平面的平面所截,如果截得两个截面的面积总相等,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.

高中数学必修二祖暅原理(高中数学必修二祖暅原理原图)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中数学必修二祖暅原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高中数学必修二祖暅原理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sssnss.com/post/23356.html

两个原理相等
新高中英语译林版必修三(新高中英语译林版必修三单词表) 高中语文必修登高(高中语文必修登高作业)